西方的“至精微”文化合於中國的“至廣大”文化
等於最先進的“至中和”文化

《易與和諧》

— 中國傳統文化中相對平衡相對穩定系統的尋求 —

 

作者簡介

張延生,教授,工程師。男,漢族,1943 年 3 月出生于陝西省延安市瓦窯堡,山東滕縣人,1969 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發動機工藝系工藝專業,曾任光明中醫函授大學易學教研室主任。兼職與曾兼職中國周易研究會副會長、中華名人協會理事、炎黃道家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醫學氣功研究會理事等職。並且被數十個企、事業、單位等聘為決策或指導顧問。

  早年為北京青少年和北京航空學院排球隊(全國甲級隊)主力隊員。受父親影響,自幼知識及愛好廣泛。大學期間常負父親首創的“經絡測定儀”予人測試診斷,以求經絡實質再探。1976年首觸研氣功養生。1979年與同道共研發“特異”現象,繼接國家任務掀應用熱潮。1981年始修煉並研《易》。夥志同者發表“彎曲的多維空間及超空間作用力”等論文,引起學術注重。1987年入選國家在香港舉辦的“中國古代科技展暨現場表演團”,代表中醫、養生界現場演示及學術講演3個月有餘。致使香港各界哄動,受新華社表揚。事蹟為多國與地區之電視臺、廣播電臺以及近百種書刊雜誌主動專題推介。1988年出任電視連續劇“師魂”的製片總顧問。與劇組人員共同努力,至使該片 1989 年榮獲“金雞獎”的頭等獎。

  主要業績∶在研製無人高空偵察機關鍵部件、6000噸橡膠壓力機、光電跟蹤、數控等加工工藝技術方面,獨具創建與成果。特別是在研《易》過程中,屢經困惑之憂,頓悟之喜,終於棄傳統之法暫不用,自拓學徑。即不從訓詁、經文辭句入門,而自象數開竅,實踐中尋理;匯現代科學,回饋研探實踐。累二十數載心血,精聚體驗,匯論己見,不僅探索出學《易》捷徑——一套科學的易簡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並在領悟中醫藥、經絡、人體科學、傳統文化並哲學思想及易學、象數真諦方面,更具獨特見地、成果和體系。1983年參與創辦“光明中醫函授大學”並任教於其中。1985年始,奔波於國內外,辦學、講演、參與學術。學員3萬有餘,聽眾近50余萬人次。期望易理再探,易華重現。經北京市教育局核准, 1988 年率先於國內創辦全國性的“易經函授班”。學子3000。自編易學教材 17 種、 13 冊,300余萬字。既有古《易》原經、原文、原著,又有當今現代科學之易學論文及論著。填補了社會辦學“易學”教育的空白。出版並發行了《易學思想概說——張延生演講錄》、《心易》、《炁易》、《易經與氣功》、《氣功與手診》、《易學入門》、《易學應用》、《易象及其延伸》等著作與錄音帶。在國際國內的學術會議上,發表了“易學象數理論是卦彖象爻辭的依據”、“易學象數理論在醫學臨床中的應用”、“研學易學的方法和途徑”等數十篇易學功底深厚,揭“易醫學”、“象數學”精髓,影響深遠的論文。由於“發古人之未發,言今人之未盡之意”,故引致同仁極度好評。1997年在“東方網景”網路“傳統與現代”欄目中,率先開“延生學苑”易學等專欄。重點宣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相對穩定相對平衡系統的尋求”以及易學基礎知識和思想方法。1999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創立“多成易學會”,並於次年 1 月在多倫多市舉辦“多成易學會首層國際易學研究會”;同年舉辦“多成易學會網站”(www.DuoSuccess.com),用中英文宣揚中華傳統文化之精華。2001年在“太極易”網站(www.TAICHIE.com)開“延生學苑”專欄,專門宣揚中華文化之精華易學文化。並運用獨創的“易學場效應”理論,指導“首鋼”香港合資公司標牌的造型設計與創意。協助策劃確定 "TOM.com" 網路公司名稱及上市時機等。經常參與各種測試判斷實驗,取得驚人成果。並在此界破除迷信中,做出貢獻。

 

目     錄

前言

中國傳統文化中四大哲理體系概說

一、先天八卦結構分佈

  數字的總體分佈

  卦爻數的結構分佈

  “五行”結構分佈

     A、相生關係

     B、相克關係

     C、生克混合關係

     D、生克與序數傳遞複合關係

二、後天八卦結構分佈

  數字的總體分佈

     1、數字的傳遞規律

     2、卦序的結構分佈

     3、陰陽卦序數的總體分佈

     4、陰陽卦畫的總體分佈

     5、陰陽卦“含三為一”數的總體分佈

     6、對面兩卦間數的分佈

     7、對面兩卦間陰陽爻個數的分佈

  “五行”結構分佈

     A、相生關係

     B、相克關係

     C、生克混合關係

     D、生克與序數傳遞複合關係

三、河圖結構分佈

  河圖數的結構分佈特點

  “五行”結構分佈

     A、相生關係

     B、相克關係

     C、生克混合關係

     D、生克與序數傳遞複合關係

四、洛書結構分佈

  洛書數的結構分佈特點

  “五行”結構分佈

     A、相生關係

     B、相克關係

     C、生克混合關係

     D、生克與序數傳遞複合關係

  洛書各方位上的“五行”關係

     A、相生關係

     B、相克關係

     C、生克混合關係

     D、生克與序數傳遞複合關係

五、連山易卦結構分佈

  連山卦的結構分佈特點

     1、序數的傳遞分佈

     2、陰陽各卦的對應分佈

     3、對面卦數之和

      A、對面卦序數之和

      B、對面卦畫數之和

      C、對面“含三為一”數之和

     4、陰陽卦序數各自的總和

      A、陽卦序數總和

      B、陰卦序數總和

     5、陰陽卦畫數各自的總和

      A、陽卦畫數總和

      B、陰卦畫數總和

     6、陰陽卦“含三為一”數各自的總和

      A、陽卦“含三為一”數總和

      B、陰卦“含三為一”數總和

  “五行”結構分佈

     A、相生關係

     B、相克關係

     C、生克混合關係

     D、生克與序數傳遞複合關係

六、歸藏易卦結構分佈

  歸藏卦的結構分佈

  卦數的結構分佈

     1、對面兩卦之和

      A、對面兩卦序數之和

      D、對面兩卦畫數之和

      C、對面兩卦“含三為一”數之和

     2、陰、陽卦序數之總和

      A、陽卦序數之總和

      B、陰卦序數之總和

     3、陰、陽卦畫數的總和

      A、陽卦畫數之總和

      B、陰卦畫數之總和

     4、陰、陽卦“含三為一”數之總和

      A、陽卦“含三為一”數之總和

      B、陰卦“含三為一”數之總和

“五行”結構分佈

     A、相生關係

     B、相克關係

     C、生克混合關係

     D、生克與序數傳遞複合關係

  “元包易”卦的結構分佈

     1、卦序數的傳遞規律

     2、陰陽各類卦的分佈與聯繫

     3、“五行”結構分佈

      A、相生關係

      B、相克關係

      C、生克混合關係

      D、生克與序數傳遞複合關係

      E、“元包卦”的結構分佈配“先天數”的合理性

                        各卦的卦爻、卦數分佈

七、孔子八卦結構分佈

  孔子八卦的結構分佈

     1、序數的傳遞分佈規律

     2、陰陽各類卦的分佈特點

     3、對面各卦數之和

      A、對面兩卦序數之和

      B、對面兩卦畫數之和

      C、對面兩卦“含三為一”數之和

     4、陰陽各類卦序數之總和

      A、陽卦序數之總和

      D、陰卦序數之總和

     5、陰陽各類卦畫數之和

      A、陽卦畫數總和

      B、陰卦畫數總和

     6、陰陽各類卦“含三為一”數的總和

      A、陽卦“含三為一”數的總和

      B、陰卦“含三為一”數的總和

“五行”結構分佈

     A、相生關係

     B、相克關係

     C、生克混合關係

     D、生克與序數傳遞複合關係

  “白陽八卦”的結構分佈

八、五行結構分佈

  五行結構分佈的特點

  五行管理法與應用

九、“干支”結構分佈

  天干的結構分佈特點

  地支的結構分佈特點

  干支搭配的實際應用

  舉例說明干支的直接應用

十、“五運六氣”

             “五運”與“六氣”

五運

六氣

“運”“氣”說

   “五氣”及其特點

東方“風”“木”之氣

南方“熱”“火”之氣

  中央“濕”“土”之氣

  西方“燥”“金”之氣

  北方“寒”“水”之氣

“五氣”的一般狀態

  木運“風”氣的一般狀態

  火運“熱”氣的一般狀態

  土運“濕”氣的一般狀態

  金運“燥”氣的一般狀態

  水運“寒”氣的一般狀態

“平氣”狀態

  木運的平氣狀態

  火運的平氣狀態

  土運的平氣狀態

  金運的平氣狀態

  水運的平氣狀態

“太過”(過盛)狀態

  木運太過的年份

    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年

  火運太過的年份

    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年

  土運太過的年份

    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年

  金運太過的年份

    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年

  水運太過的年份

    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年

“不及”(不足)狀態

  木運不及的年份

    丁卯、丁醜、丁亥、丁酉、丁未、丁巳年

  火運不及的年份

    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醜、癸亥年

  土運不及的年份

    己巳、已卯、己醜、己亥、己酉、己未年

  金運不及的年份

    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年

  水運不及的年份

    辛未、辛巳、辛卯、辛醜、辛亥、辛酉年

“六氣”的對應狀態

“司天”狀態

  “少陽”司天狀態與治療方案

    寅、申年

  “陽明”司天狀態與治療方案

    卯、酉年

  “太陽”司天狀態與治療方案

    辰、戌年

  “厥陰”司天狀態與治療方案

    巳、亥年

  “少陰”司天狀態與治療方案

    子、午年

  “太陰”司天狀態與治療方案

    醜、未年

“在泉”狀態

  “少陽相火”在泉對應(年份)狀態

  “陽明燥金”在泉對應(年份)狀態

  “太陽寒水”在泉對應(年份)狀態

  “厥陰風木”在泉對應(年份)狀態

  “少陰君火”在泉對應(年份)狀態

  “太陰濕土”在泉對應(年份)狀態

司天,在泉狀態

  “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

    壬辰、壬戌年

    戊辰、戊戌年

    甲辰、甲戌年

    庚辰、庚戌年

    丙辰、丙戌年

  “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

    丁卯、丁酉年

    癸卯、癸酉年

    己卯、己酉年

    乙卯、乙酉年

    辛卯、辛酉年

  “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

    壬寅、壬申年

    戊寅、戊申年

    甲寅、甲申年

    庚寅、庚申年

    丙寅、丙申年

  “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

    丁醜、丁未年

    癸醜、癸未年

    己醜、己未年

    乙丑、乙未年

    辛醜、辛未年

  “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

    壬子、壬午年

    戊子、戊午年

    甲子、甲午年

    庚子、庚午年

    丙子、丙午年

  “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

   丁巳、丁亥年

   癸巳、癸亥年

   己巳、己亥年

   乙巳、乙亥年

   辛巳、辛亥年

不同的氣份(年份)如何用藥

  甲子、甲午年。

  乙丑、乙未年。

  丙寅、丙申年。

  丁卯(歲會)、丁酉年。

  戊辰、戊戌年。

  己巳、己亥年。

  庚午、庚子年(二年都是同“天符”年)。

  辛未、辛醜年(二年都是同“歲會”年)。

  壬申、壬寅年(二年都是同“天符”年)。

  癸酉、癸卯年(二年都是同“歲會”年)。

  甲戌、甲辰年(二年都是同“歲會”又是同“天符”年)。

  乙亥、乙巳年。

  丙子(“歲會”)、丙午年。

  丁醜、丁未年。

  戊寅、戊申(“天符”)年。

  己卯、己酉年。

  庚辰、庚戌年。

        辛巳、辛亥年。

  壬午、壬子年。

  癸未、癸醜年。

  甲申、甲寅年。

  乙酉(“太乙天符)、乙卯(“天符”)年。

  丙戌、丙辰(兩年均為“天符”)年。

  丁亥、丁巳(兩年均為“天符”)年。

  戊子(“天符”)、戊午(“太乙天符”)年。

  己醜、己未(兩者均為“太乙天符”)年。

  庚寅、庚申年。

  辛卯、辛酉年。

  壬辰、壬戌年。

  癸巳、辛亥(二者均為“同歲會”)年。

流行性傳染病發病的規律

  土疫、土癘

  水疫、水癘

  金疫、金癘

  木疫、木癘

  火疫、火癘

十一、“太極圖”結構分佈

十二、由“外應”所想到的易學思維特點

十三、提問與解答

主要參考書目

 

     

  本書是根據我1997年3月在“中國預測協會”的講座錄音為基礎,整理、修補、擴展而成的。

  整理出版此書的目的,是為了使“易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能使我們這些具有現代科學知識的現代人,對語言、文字、思維等與現在極為不同的(一般人的概念)古代的“易學”哲學、中國傳統文化中四大哲學系統及其世界觀、思想、思維方式、方法等的真諦方面,能有一個儘量科學、客觀一點的認識。藉以改變自古至今某些人們對“易學”科學與傳統文化的片面和主觀臆想的錯誤認識。進而促使人們在思想認識上,能建立起一個“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中為洋用,推陳出新”的新的思維方式。使其在古今中外各種思想合理優秀的部分之間,能建立起一個共同且通用的思維方式及模式。從而以最簡捷的方法,以最快最準確的思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事物發展變化的大方向,以改變我們當今“眉毛鬍子一把抓”,脫離實際、陳舊過時、機械的“絕對時空論”的思維方式及模式。建立起長遠、宏觀、整體、全面、統一、和諧、相對地看問題的思維模式,跟上以“對應統一規律”概念,而不是孤立絕對地對現代時空變化進行表述且已經過時落後的思維方式的步伐,從而達到促使一切事物能儘量在相對平衡、相對穩定的環境狀態中,和諧穩定地存在下去的目的。

  此書一反傳統的“易學”及傳統哲學文化講述與論述的方法。那將必然會給習慣于傳統傳授及接受“易學”及傳統哲學思想方法的某些讀者,帶來某些從新認識“易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麻煩。但是它會給廣大“易學”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學習和研究者,帶來便利及實惠。所以,此書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為“易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研學者們,打開一個新的進入“易學”科學領域和傳統哲理文化的大門。既而使人們能從真切的“象數易學”和“唯象科學”的角度來領會和掌握“易學”與傳統文化中的某些真諦。故而此書用大量的圖示分佈,解述了“易學”與傳統文化中的一些主要的哲學思想及思維方式,並且重點從“象數易學”、簡單的“數理易學”和“唯象科學”中的分佈結構角度來介紹、研究、分析了學習“易學”及中國傳統文化中,“四大體系”的最重要的一些結構分佈與整體模式及其概念、性質和應用。從而將把研學者帶入一個嶄新有趣地學習“易學”及傳統文化體系的捷徑之中。同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也是想改變自古以來研學運用“易學”及傳統文化知識的目的,主要是以“內聖外王”的內涵思想,落實到以政治治理為主要思路的做法;為了使“易學”、“易學象數學”及傳統文化體系中的優秀部分,能與現代自然科學的各領域相結合以及相對應,進而促使其構建起現代科學與“易學”及傳統文化體系互通的表述模式,使“易學”知識能得心應手地廣泛的運用到現代科學領域的各個方面,並自覺地作為我們人類處理一切事物及其規律的主要的主導思想方法之一。

  為了能使當今的人們能全面充分地瞭解和理解“易學”系統及中國傳統文化四大哲理系統的規律,本作者儘量根據傳統及現代研學“易學”和傳統文化的經驗及需求,再根據長期大量實踐的經驗總結,我將“易學”和中國傳統文化中傳統的某些概念及某些傳統哲理方法,在保持原來意義的基礎上,做了適當地修正、延伸和發展。使其更適合且符合當今現代科學技術系統分析、研究和發展的要求。同時,本書還從現代與傳統的數理、天地生等領域,粗略地探討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陰陽”、“易學”、“五行”、“干支”四大體系的基礎哲學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與它們內涵的異同。按易學“求同存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思想,將其共性及共通性的相對平衡、相對穩定性尋求的思想,做了簡便地介紹與歸納。

  本書中的“五運六氣”一章,是在本書中談及到“干支”文化體系的規律時,發現在講座過程中的那種概說方法,是很難讓廣大讀者弄明白其方法與規律的。為了將這種幾乎被廣大的人們所遺忘的優秀方法,能重新使大家認識、瞭解和掌握這種傳統的判定與歸納方式,所以我就專門的列出一個章節來進行較全面細緻地分析、論述了“五運六氣”的主要內涵與規律。雖然,表面上看“五運六氣”好象是只針對中醫學中人體疾病地診治而設作的,實際從《黃帝內經素問》中我們會發現,它是對天地之間的各種形成狀態下所對應的年代、季節、氣候、狀態,以及在這種狀態影響下,人、動物、牲畜、家禽、植物、果蔬、農作物、糧食、物類、物種、自然災害、蟲害、天象、氣象、季節、“節氣”、電磁效應、疾病、藥物、食品、針灸、修練、養生等領域出現的各種相對應性規律的一種歸納,由此進一步使我們能瞭解到“天人地”(稱“天地生”會更確切)的“三才”合一表述模式的內涵,以及在“易學”思想指導下發展出來的這種完整統一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共性、共通性、共融性、連續性、非孤立性、和諧性的優越性。通過這種“大一統”的“統一場”論,無論我們從中發現事物中的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馬上就能聯想到其他某些事物在此對應狀態下,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與規律。這將使我們的思路與眼界會更加開擴,並儘量能跟得上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不至於被互相聯繫著且無時無刻不在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所拋棄。

  為了使讀者查閱方便,本書在“五運六氣”一章的“司天與在泉狀態”一節中,專門標注了從1941年到2056年間,各年的對應狀態及調治方案。

  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社會在不斷地前進,人們的思想必須要跟上這些發展變化的步伐才行。不管什麼“主義”,都要靠人的實踐(言行)來實現(完成);人的言行,要靠頭腦中的世界觀、方法論來指導;這些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要靠學習與受教育才能獲得,所以,人們學習和受教育的內容是否符合大自然的本源(本質)的規律性,是最重要的。因此我認為,不管什麼“主義”都離不開世界觀、方法論的哲學理論與思想的指導。某個具體的科學技術,只能適用於一定的領域、範圍和範疇等之內。而學會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哲學思想,將會在各個領域中,指導我們發明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科學技術與產品。從而還可以使我們達到“知變”、“應變”與“適變”的能力與目的。所以,我認為任何的學習,都應該是以著重學習其哲學思想為主才好(才是“大道理”)。

  就當今追求“經濟全球化”(大量的跨國公司、市場經濟及個體利益的維護,按當今的市場法則已無法順利地進行宏觀全球化的經濟調整與協調——經濟將有可能還會紊亂、衰退和消條下去)、“虛擬的網路”(不知是真是假,可將假的、想像的事物當做真的來做——與上當受騙沒多大差別)、炒作的“高新科技”概念(這個所謂的“高科技”思想和方法,可能還沒來得及轉變成科技產品及得到利潤,就被另種科技成果所取代。原來的“高科技”“成果”和股票等,可能一分錢都不值了)、眼前利益為目的、“政治利益的從新整合”、“政治多級化”(這與“經濟全球化”的思路又相矛盾)、想靠維護社會上某些少數人有錢人的利益來穩定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等等做法,如果沒有一個能在各個領域都能通用的相對平衡、相對穩定的思想方法,做為各行各業的主體指導思想,那將是無法解決紊亂的各個領域宏觀調整、調控以達到穩定與和諧的目的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思想、方法中,可以為我們提供這些“大一統”的宏觀治理方式方法。故我提倡大家都來學習、掌握這類相對平衡、相對穩定的哲學思想。這將會給人類社會的和諧穩定與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自覺、整體、全面調控的效果和利益。

  既然社會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教育等各各領域的發展越來越需要社會化的支援,而我們每一個人也越來越離不開社會性的服務,那麼“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化意識,即為國、為公、為民、為他人、為人類的整體、大局、全面的思想,應該做為每個國家、民族、政黨或個人的基礎思想。我國既然是要向“社會主義”方向發展,那麼這種比“資本主義”社會化要求還要社會化的意識,就應該做為我們國家、政黨及民眾的國策意識。今後,無論何時、何地、何種環境與條件下,都應做為我們持續教育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思想環節——無時無刻毫不放鬆。如此看來,孫中山先生開闢的“天下為公”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的思想,應做為各執政者及其國民的最基本的要求。這也是“易學”思想一貫的核心內涵之一。

  本書主要是對“易學”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大哲理文化體系思想地傳播,做了初步的嘗試。其目標主要是針對那些喜研者而言。不完整、不完善、不全面的可能性肯定會有的,望廣大讀者給以建設性的斧正。

  在此,我對出版社的同志及費寢忘食整理講課錄音帶和書稿的靳少敏女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1998年1月於葡萄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