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醫角度看因果
2007年 12月 26日 周三 2:51 pm

DuoSuccess.com

為了容易理解,讓我們咬文嚼字:

因果:事情的原因和結果(始末因果)。指事情演化的前後關連。佛教基本理論。佛教認為一切的生命形態和生活遭遇,都是過去意志行為的果,而過去意志行為則是造成果的因。因和果之間是相對的關係。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六:「果有為離繫,無為無因果。」南史.卷五十七.范雲傳:「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貴貧賤?」請留意,這裡是"的"(佛教和佛學並不相同)。

因果報應:佛教的基本理論。佛教謂生死輪迴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果關係。一切有意志的行為,不論善惡或中性,都必導致未來世的樂、苦或中性的生活經驗和生命形態。換言之,一切眾生的生活經驗和生命形態都是過去意志行為的結果。這種因果關係,在未解脫之前,永不休止。再請留意,這裡也是"的",而且也有"解脫"之日。

三世因果:佛教解釋眾生為何有形像,生活環境之種種差別的學說。謂由於過去世的行為,決定現在的狀況,而現在世的行為決定了未來世的處境。現在的果報,是過去因所造成,而現在所作的一切,又成為未來果報的因。如此不斷的行為造作,構成眾生輪迴的現象。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六:「三世因果名為處,我第自性為非處。」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一:「三世因果,輪轉不息。」

因果關係:事件或現象形成必有的前後關連。先發生的因導致後形成的果。兩者的關連密切而恆定,相同的因必會導致相同的果。請留意,這裡忽視了外因,內因和其他干擾因素。

因果律:歸納推理的基礎原則之一。指事件的發生必有一定的原因和規律,且有因必有果。就先後順序而言,因必定先於果,並且相似的原因必產生相似的結果。當然前提是環境等外在因素相同(才可能有相似的結果,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最起碼時空已不同,昨日之日和今日之日似是而非:)

冤冤相報:何時了(指互相報復,循環不已),大家都聽說過,這是可以化解終止的,如果有人有能力化干戈為玉帛(將戰爭轉變為和平,由敵人轉變為朋友),善莫大矣,如此好事誰不想做?要改變命運,就必須知道什麼是命運,要改變因果,就必須知道因果,知道了就好辦了。如乒乓球的軌跡,可以改變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同樣哈雷彗星(其實此彗星在春秋魯文公十四年,即西元前六一三年,已見於中國人的觀測紀錄,至西元一六八二年,英國人哈雷才發現。史實不符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別介意)的軌跡也是可以改變的,只是稍難;人生的軌跡亦如此。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打斷如此循環的方式之一,只是要看當事者願意與否。循環有惡性循環和良性循環,就像電子學裡的正反饋和負反饋(會場裡喇叭和麥克風相向時,發出的刺耳尖銳聲音即是正反饋,打斷的方式是將二者之一的方向改改,或降低音量即可,舉手之勞:)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話題,也沒什麼好爭議的,因為從進化論的角度,不存在到底是蛋生雞還是雞生蛋的問題,因為,無論是雞還是其他生物,一個物種的早期成員都是其他一種相近物種的後代。

亦是說,因果是可以改的,包括自私自利,或者可以說這也是病態,既然是疾病,屬於醫者的範疇亦順理成章了:)

生活裡面,為人處事,不可有半點差錯,否則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些因果有時可相距長達幾十年。我們見過一個例子:一對夫婦為方便照顧孩子請了傭人,為騰出房子給傭人住,將自己祖母送去老人院(當然,老人家很快就與世長辭)──這孩子的將來難脫干係和承受之重,雖然似乎不是他的錯。

中華文化的傳統,如尊師重道,尊老愛幼......,有著深邃的道理。現代人不願接受中華文化,是自己的選擇,苦果當然也是自己吞,半點不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