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中醫 (TCM-nm)

DuoSuccess.com

納米中醫(TCM-nm,2006-11-8 由龍衛權醫師正式命名),是傳統中醫和生命科學技術在易學指導下,在此基礎上結合發展起來的嶄新產品,穿越里程碑,是我們廿年研究的成果。其對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臨床診療等前沿領域的重大突破,將對人類未來產生深遠影響,對中醫現代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前景不可估量。

請留意,這裡不是納米中藥(不存在納米粒子),這是另一層面上的納米研究(這裡所採用的名稱與其自身的底層技術應用沒有直接關係,納米的概念實際上已被我們延伸),亦可理解為超納米。同時以此表示中醫包含有納米技術“將貓縮小到一定程度時就變成狗”般不可理喻和讓現代科學家目瞪口呆的無限內涵。

我們使用不同的理念和思路,除了用物理、化學及生物學的方法之外,我們還採用了其他方法製備和研究之,直接進入多維世界,解決了最困難的開關問題(不僅知道開關在那裡,還需要知道如何開關、何時開關和為什麼開關),支撐問題和時空問題,不是在此層面上舞文弄墨,而是在此設陣組場!通俗地說就是在此設置核子反應堆(常溫下的可控核聚變、開放、不存在泄漏污染問題,當然還有燃料)!將八卦排成立體,並且放在多維世界里運作,亦可理解為八卦爐,這就是中華文化的過人之處和價值(包括市場價值),僅僅將中華文化用在此很可惜,世人不用中華文化則更可惜(一為大材小用,一為愚不可及)。曲高和寡,讓眾人都明白並不合情理,特別是偉大的科學家。

我們以納米奇異的物化原理(巨大的表面效應、量子效應、介面效應、光催化和化學反應等導致的對週圍分子產生強力吸附和快速分解同化作用——既不同于微觀分子、原子,又不同於宏觀物體的物理性質),納米本身的能量輻射作用原理(常溫下自動發送遠紅外線及我們特設的能場),納米超微滲透作用原理(通過體表對人體產生高頻微輻振動),純天然生物醫藥多重功效原理和非接觸治療原理(如IC感應卡),將人體熱能和能場轉化成與人體頻率相應的各種波頻和場強,與人體固有的波頻和因疾病出現的異常波動產生作用,共振、諧振和消振,天人合一,與自然同步,與宇宙和諧,以及強子、夸克和亞夸克領域(當然亦包含了某些暫時不便公開的原理和技術),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改善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和自我康復功能,全自動雙向調節,異病同治,痊癒疾病。

通俗地說,我們的產品(能紙、能方、音樂......)是接收宇宙能的天線,是進入多維空間的護照(許可或門戶)。接收和使用宇宙能是下一代的文明(包括加密方式,最好別妄想破解,慎之),亦可理解為超時代的接收器和轉化器(包括正物質、反物質和暗物質,正能量、負能量和暗能量,以及黑洞)。像收音機或電視機般接收音訊和視頻,接收之後轉化為合適的數碼訊號作用於人體的各個不同組織和器官,從而幫助恢復和促進人體的健康;收音機或電視機仍嫌太複雜了些,你應該見過凸透鏡,一片玻璃就可接收太陽能並將紙燃燒,拉薩的藏民更乾脆,用黑鍋加一黑的反射就是太陽能鍋(電視機的接受天線也很簡單,找塊鐵皮剪剪或找根鐵線扭曲成一定形狀亦可),或者你在陽光下晒過衣服和被子嗎(太陽能亦屬於宇宙能的一種),事實上我們每人每時每刻都在使用太陽能:)我們每天都吃飯,食物的光合作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中藥也是植物,你以為中醫的天人合一是我們祖先信口開河?宇宙能使用的前提是在於掌握,之後就不困難了。

納米(英文:nanometer,又稱奈米,符號為nm)是一種量度(長度)單位,一納米為十億分之一米。換算關係:1米(m)=1000毫米(mm), 1毫米(mm)=1000微米(µm), 1微米(µm)=1000納米(nm)。如果做個比較,一納米只有3個原子那麼長。從尺寸大小來說,通常產生物理化學性質顯著變化的細小微粒尺寸在100納米以下。所謂“納米科技”,就是在0.1~100納米的尺度上,研究和利用原子、分子的結構、特徵及相互作用的學科。是一種可以在分子水準上,一個原子、一個原子地來創造具有全新分子形態的結構的手段。結構在1-100納米的物質和獨立的大約1納米或一大塊物質的特性表現相比,它的表現完全不同。納米技術被認為與物質和系統的結構和元素有關,因為這種結構和元素在納米範圍內,所以他們表現出新穎和有大幅提高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現象和處理過程。目標是透過在原子、分子、超分子水準上控制結構來發現這些特性,以及學會有效地生產和運用這些工具。

納米材料顆粒小如分子,比表面積大、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所佔比例大,及其特異的表面效應、小尺寸效應和宏觀量子隧道效應,從而由量的劇變形成了功能的質變,使其對環境中的物理化學指標變化極為敏感,具有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反常物理和化學特性。顯示出許多奇異的特性,光學、熱學、電學、磁學、力學以及化學方面的性質亦相應發生十分顯著的變化,和大塊固體時顯著不同。如熔點、磁性、電容性、導電性、發光性和染色及水溶性重大變化,與原本截然不同的性質,在宏觀世界內奉為經典的歐姆定律(由德國歐姆發明,說明通過導體的電流強度,恆與電壓成正比,而與電路的總電阻成反比。如以I為電流單位安培,E為電壓單位伏特,R為電阻單位歐姆,即可將歐姆定律寫成:I=E/R)在納米世界內不再成立(這也讓現代科學家有機會認識和了解自己的物理學。令人困擾的是:他們在學校講台上仍理直氣壯中氣十足,為什麼非得教孩子這些尚未畢業就已過時的無用東西)!同胞們,請正視我們祖宗留下的珍貴財富,雖然四書五經幾乎不可能用銅版印刷,亦沒絲綢封面,但仍極具份量。

從已觀察到大範圍結構的表現來預測納米結構的新表現並不必要,重要的表現變化不是由於數量尺寸的減少,而是透過在納米範圍內將要或者已經佔主導地位的現象本質。由此,提高材料的性質和設備的功能,其將遠遠超出現在所認知或認為可能的。正如上世紀三十年代發展原子能和原子彈時,核技術開發了物資潛在的能量,使單位體積物質的爆炸力增加了百萬倍一樣,納米科技也將超越現在的極限——開發物質潛在結構能力,使單位體積物質儲存和處理資訊的能力提高百萬倍以上。

在自然界,天然納米材料早就存在,自然界的蛋白質就有許多納米微孔,人類及獸類的牙齒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強度,是因為它是由磷酸鈣等納米材料構成,鴿子、海豚、蝴蝶、蜜蜂和趨磁細菌體內也存在納米磁粒。現代人們對納米的認識才剛剛開始,知之甚少,從個別實驗中所看到的種種奇異性能,說明這是一個非常誘人的領域。生命過程所需的能量代謝、物質代謝及其他眾多的生物生理過程,都是在細胞這個微米和亞微米範圍內進行。

俄羅斯航空材料研究所和額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太中心不久前曾驚奇地發現:那些曾隨“禮炮號”和“和平號”空間站長期(最長達1500天)遨遊太空的材料發生了神奇變化——它們表面居然形成了一層非常難以制取的納米薄膜。在鋁膜、聚合物以及無機玻璃的表面檢測到一層納米級的薄膜,並且其結構與附著物存在著根本的差異。在碳纖維材料和鋁鋁箔製成的蒙皮表面形成一層非常纖細的納米構造,太陽能電池板外部覆蓋的K-208型無機玻璃層表面覆蓋著多層由矽原子組成的形狀複雜的納米微粒——不但有圓形的,還有圓錐形的,厚度在0.1-10微米之間。而這不是他們的產品,雖然他們已在對這些納米薄膜的形成來由機制提出了多種解釋和研究,包括莫名其妙。

最早的光學顯微鏡,能觀察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生物細胞,讓科學家們雀躍(包括光學望遠鏡,但沒人去探討中國古天文學的來由,中國古人的世界觀又是如何完成);後來的電子顯微鏡,能進一步看到細胞內部的結構,讓近代科學家們莫名;1982年的掃描隧道顯微鏡和之後的掃描探針顯微鏡,進入到納米層次,能看到物質內部的分子和原子,讓偉大的科學家們飛上枝頭(他們未必知道中國古代的庄子比他們更早知道這點),可以綜合地對物質表面的微結構(原子、分子級別)資訊,如成分、溫度、硬度、表面電勢和電容繪圖以及磁、電、粘著、摩擦等資訊進行測量和分析,從而解開了物理學中的很多問題(這也同時說明現代物理學本身的很多問題);當他們興奮地用原子和分子拼圖的時候,意識到人類在納米尺度上,觀察、改造世界有了一種新的工具和手段,雖然是簡單的幼稚園遊戲,但也標誌著現代科技新紀元——納米科技時代的開始。

借助高解析度(以其認識水準,始終離不開“米”,充其量也到不了皮米)的顯微鏡妄圖洞察微觀世界的秘密,越來越成為現代偉大科學家們的熱門領域,這種對肉眼不可見物質的不尋常熱度,似乎與現代人性格中那種冷待無形為上、信奉實用、眼見為實的性格背道而馳。在納米概念之前,這些納米尺度的微粒稱為超細微粒,但這些達到納米尺度的微粒,還不能成為真正的納米材料,因為他們只是純粹在尺度上縮小而已,並沒有改變已有材料的物理化學特性,也就是說,沒有產生新的特性。並非所有材料在納米化以後都會產生用途巨大的性質改變或魔術般的反應。正如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描述的那樣,“納米技術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尋常的材料會在納米尺度上產生奇妙的特性,就像你在不斷地縮小一隻貓,當它被縮小到一定程度時,突然之間就變成了一條狗。”事實上,在他們到達阿米(am)之前,在飛米(fm)世界就會投降,因已焦頭爛額,無地自容,無可奈何!東方文化認為: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否則所有這些關於米的研究都是無米之炊,或盲人瞎馬(特別是世人都在崇拜、信仰,和可憐巴巴地期待他們的時候,這才是迷信)。

對現代科學家來說,在分子層面上的研究,已沒什麼意思。

由於他們無法挑戰測不準原理,所以他們至今也只能停留在製造繩子衣服,刀耕火種的年代。就算他們跨越了此障礙,對西方文化來說,這些原子、分子和超分子也只不過是原子、分子和超分子而已,只是一盤散沙,如基因排序工程一樣,只能說明人和水稻香蕉的基因差不多,無法昇華(許多癌症研究員長期以來相信,只要找到癌症染色體,便能夠發現癌症的起因,找到治療方法。直到現在,大部份癌症治療方法的探索都集中在尋找針對單一基因的藥物。問題是癌症在基因水平上過於複雜,是變異基因複雜的組合作用,極難預測,至少在近期,不是西洋醫術能夠理解和西洋藥物能夠發揮作用的範疇)。西方文化缺乏理論體系和傳承,很多東西不是幾代人就能完成。這是一個層次的問題,是一個文化底蘊的問題,待到西方文化山窮水盡的時候,東方文化就是世界文明的所在。是需要接軌,只是未說明誰和誰接軌,及如何接軌。我們現所做的工作就是將中醫通俗化的同時保留其內涵,這就是生命的層次,也可稱為生命科學,以及納米中醫。

別忘了我們周圍還存在著不可見的世界。這是中華文化的領地,西方文化至今尚未涉足,而且由於其世界觀的問題,在可見的將來也難越雷池。這些層面上的物質,一看就會受影響,一說就是錯,想想都不行,佛曰不可說(不可測原理),但竟然有人在其上光照、磁化、加壓和通電(壓電陶瓷驅動的探針在樣品表面作二維掃描,探針與樣品距離小於1nm,使探針尖端與樣品外層的電子雲重疊,在探針與樣品間加上電壓,引起隧道效應——電子在針尖和樣品之間流動。由於隧道電流隨距離改變而劇烈變化,讓針尖在同一高度掃描樣品表面,那些“凸凹不平”的原子所構成的電流變化,通過電腦處理模擬便能在顯示幕上看到樣品表面三維的原子結構圖),甚至像舊式留聲機般用探針和樣品直接接觸以粗暴地取得動能!不容置疑,這仍然是顯微鏡,只是光學顯微鏡的延續,只能探索有形的東西,只能探測原子與分子的形狀、電、磁、機械特性和溫度變化,最重要的是只能探測不怕干擾的東西,或者對干擾引起的誤差不在乎(有些偉大的科學家,甚至用尖端直徑小到足以插入活細胞內而又“不嚴重干擾細胞的正常生理過程”的納米感測器,以期獲取活細胞內多種生化反應的動態化學資訊、電化學資訊及反映整體的功能狀態,深化對機體生理及病理過程的理解。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荒唐至極,無以復加,在你身上插一根縫衣針試試)!舊瓶新酒,與藥敏試驗的培養皿分別不大,仍無法掙脫桎梏,只能拘泥在舊有的模式裡表現新意。

納米科技曾被喻為未來的科學,微細粒子可造出多樣創新發明,但已有研究顯示:魚類在獲取少量納米粒子後會患上腦癌,老鼠吸入納米碳管會出現肺病(情況有如吸入石棉一樣)!納米粒子可以致癌,對人體有害,要多年後才可完全明白納米的影響。納米粒子細小得可以無聲無息穿過人體的細胞膜,包括血腦屏障,可滲入普通化學物難以進入的人體部分,更可以將外物帶到DNA(去氧核糖核酸)之內。我們應對納米技術可能給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的風險抱有嚴重擔憂。

愛因斯坦曰:“未來科學的發展無非是繼續向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進軍”,而中華文化的“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豈可同日而言,又豈是說說而已:)別忘了,中華文化的啟蒙教育就是用莊子的尺子,中國人對地球的認識和看法是以北極星為立足點,高瞻遠矚!理論上和實際上我們的探討和研究,都已跨越了納米的定義,遠遠超越了阿米的範疇〔1納米(nm)=1000皮米(pm), 1皮米(pm)=1000飛米(fm), 1飛米(fm)=1000阿米(am)〕,畢竟這是生命。其小無內,無極生太極,那裡還有“米”的地位?其大無外,遠到天邊都有邊,這裡連邊都沒有,你能想像多遠就是多遠!這就是東方哲學。

或如時間,幾乎所有的物理學基礎理論,包括經典力學、電氣力學、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等等,都與時間(反轉)有關。目前,唯一能夠確定時間前進方向的基礎理論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該定律斷言宇宙的熵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不斷增加,這表明了時間的一個方向),雖然人們至今為止對時間的認識仍然是如此膚淺和這些物理學定律仍然是如此蒼白。別忘了,中醫的子午流注在千多年前就已經在中國的大地上廣泛使用!

 

小常識: